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只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才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xiàn)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誕生是中國近代百年民主政治探索的結晶,近百年來,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和懷揣救國夢想的仁人志士,提出了種種主張,進行了各種嘗試,從太平天國到戊戌變法再到辛亥革命,各種照抄照搬的政治制度都曇花一現(xiàn),在比選了眾多政治設計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帶領下創(chuàng)造性的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建立并不是想法的憑空出現(xiàn),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嘗試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在經(jīng)歷了制度構想和制度實踐等過程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逐漸形成完整的體系,并在實踐充分證明,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具有無可比擬的制度優(yōu)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全體人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無論是全國人大代表中的“快遞小哥”柴閃閃,還是安徽省人大代表中的公交車駕駛員劉霞,他們代表著廣大基層人民群眾在省級乃至國家級的政治平臺上發(fā)聲,為基層人民群眾謀福利,并在人民代表大會統(tǒng)一行使立法權、監(jiān)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和人事任免權,真正使全體人民能夠合法有序地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這無不說明我們真正實現(xiàn)了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的中國方案。當今世界,現(xiàn)存的政治制度大體包括議會君主制、議會共和制、總統(tǒng)制、部落酋長制和人民代表大會制等多種形態(tài)。究其本質主要有自由主義民主(實質是資本主義民主)和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兩大類型。從19世紀末期開始,世界上許多國家紛紛模仿西方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但是近些年無論是在經(jīng)濟發(fā)展,還是在疫情防控等多方面的實踐中證明,模仿西方資本主義建立政治制度的國家大多出現(xiàn)了制度停擺甚至崩潰的現(xiàn)象。與此不同的是,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顯現(xiàn)出巨大生命力,支撐了中國快速發(fā)展。究其原因,是中國政治制度強大的執(zhí)行力和中國制度下人民群眾具有強大的向心力。
但是在當今西方資本主義仍然掌握世界話語權的背景下,“西方中心論”等社會思維方式依舊甚囂塵上,最典型的莫過于“歷史終結論”。“歷史終結論”其實是政治文明終結論,意味著世界上只能有西式民主這一種政治文明形態(tài),不符合西式民主的政治文明都是“非民主”的或“威權主義”,必然要轉型為西式民主。這種理論無視世界政治文明多樣化的現(xiàn)實,無視政治文明和政治制度的基因與歷史傳承。例如被譽為“民主典范”的印度,其社會深度分裂,不平等現(xiàn)象嚴重,種性制度、歧視女性、家族政治都是封建制殘余,與西方民主制格格不入,一個國家選擇何種政治制度,應該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印度是在松散的殖民地國家基礎上獨立的,沒有經(jīng)過深刻的社會變革,封建的、殖民的思想和殘余深刻影響著印度社會,適當集權的政治制度本應更適應印度的社會狀況,但印度選擇了一件中看不中用的民主外衣。后果是,獨立至今印度仍然是一個松散的矛盾的社會,地方勢力,宗教勢力強大,連語言都無法統(tǒng)一,我們常說的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在印度那是妄想。這也就說明政治形式上的同一性并不能改變以文明基因為基礎的文化多樣性,不同的文明基因和社會結構直接影響政治制度的實際效果。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